在实际操作中,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核心环节:
明确测试目的与条件:首先需要确定测试是用于研发设计验证、质量一致性检验还是产物认证。根据目的选择相应标准,并确定具体的温度、湿度、测试时长等关键参数。例如,无人机整机测试可能要求模拟高温高湿环境(如温度+40℃,相对湿度93%),持续96小时。

而芯片级的标准(如IEC 60068-2-78)则可能采用+85℃/85%RH等更严苛的条件。
关注测试的细微差别:不同的标准在技术细节上存在差异。例如:
恒定湿热&苍产蝉辫;与交变湿热:恒温恒湿试验主要考核材料的吸湿、退化等长期效应;而交变湿热则通过温度循环,更侧重于考核凝露带来的潜在危害(如电路短路)。
测试严酷等级:即使是同一标准,也常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划分不同的严酷等级(如温度湿度组合、持续时间),需要根据芯片在无人机中的实际应用位置和重要程度来选择。
规范测试流程与结果判定:一个完整的测试通常包括:
预处理:使样品达到稳定的初始状态。
初始检测:测试并记录芯片的电性能、功能是否正常。
样品安装:将芯片或其模块按要求安装在测试箱内,确保温湿度均匀传递。
施加应力:在规定的温湿度条件下保持足够长的时间。
恢复:在标准大气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,使样品稳定。
最终检测与判定:再次测试性能。合格的判定标准通常是:功能正常、无参数漂移超出规格、外观无腐蚀、结构无损坏。 |